导航
11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高效 更便捷 更优质

发布时间:2020-05-07
责任编辑:戚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4月24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开局良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首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业报告发布!

  4月24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开局良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这从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分项指标得分中得到印证。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分项指标分值提升最多的是管理与服务,该项指标得分为79.80分,比2018年提升2.50分,这说明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比较满意。

  “服务网”日益完善

  “我们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把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介绍。

  如何打造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建设公共服务主干网络和公共服务网点是工作重点。

  王培章介绍,主干网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已有42个副省级以上省市设立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占比达到91%;70个地级市设立了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占比达到21%左右。

  布局合理、服务能力强的公共服务网点,是主干网络与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图书情报机构和各部委产业服务平台等纳入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王培章以高校举例说,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认定了23家“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目前,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认定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这些服务网点依托主干网络,充分发挥服务终端作用,向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

  “经过一年多努力,我国主干清晰、门类多样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主干网络,布局更多、服务水平更高的信息服务网点,形成立体化、多层级、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王培章表示。

  TISC初具规模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已共同完成前两批17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的授牌运行。”王培章介绍,TISC是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全球TISC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推广建设TISC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用户提升技术信息检索能力,更快地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信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在华建设TISC的谅解备忘录,计划到2021年底,分批次在华建设100家TISC机构。截至目前,除了已经授牌的17家外,第三批30家左右的TISC机构筹建工作正稳步推进。前三批TISC机构涵盖了地方专利信息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在华TISC网络已初具规模。

  自去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致力于打造TISC的“高级版”。王培章介绍,在华TISC机构除了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信息检索、咨询、培训等基础服务外,还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提供专利预警导航、分析评议等高级服务,以及数据库建设、成果转化等自选的增值服务。其中,基础服务一般为免费服务,高级服务和自选增值服务可基于服务内容收取适当费用。这样既保证了基础服务的普及,也增加了特色服务的供给,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为方便创新主体获取包括TISC在内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开通运行的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设置了TISC板块,对已授牌的TISC机构进行展示介绍,欢迎企业和创新主体与相关的TISC机构进行对接,探索合适的服务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放管服”初显成效

  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申请更便利、审查更高效、运用更充分、保护更有力、服务更优质的重要举措。

  1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4个方面78条改革措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

  王培章介绍,通过设立地方商标受理窗口、专利代办处等方式,拓展了专利、商标申请渠道;通过优化网上申请服务,提升了专利、商标电子申请比例;通过持续优化流程,精简业务办理程序,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化程度日益提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大幅压缩审查周期,更好满足了社会公众需求。

  得益于已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王培章举例说,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整合现有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各项业务“一网通办”。该网站上线3个月,总访问量达到19万余人次。升级改造新一代地方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完成26个地方站点部署,方便企业自建网上专题数据库。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支持地方建设“需求差异化、功能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国有40个副省级以上省市建设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占比达到87%。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王培章表示。(记者:冯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