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能少了“IP”
摘要:近年来,我国众多企业发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它们不仅注重自身技术研发,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其他产业发展。从今年全国两会该行业代表委员们建议提案、发言和接受采访时的思想碰撞中,可以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窥视一二。
人工智能在全国两会引发热议之后,相关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新基建”来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基建”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而作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版块之一,人工智能(AI)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我国众多企业发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它们不仅注重自身技术研发,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其他产业发展。从今年全国两会该行业代表委员们建议提案、发言和接受采访时的思想碰撞中,可以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窥视一二。
“高频”引关注
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技术设施。其中,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版块之一。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就像建在他人沙滩上的楼阁,随时都会坍塌。”在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尤其是开展基础研究,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科大讯飞成立20多年来,一直以源头技术创新为导向,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刘庆峰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相关建议。他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包含语种语音语言技术、多技术融合、软硬件一体化等多个方面,我国应在上述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并持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十几份人工智能相关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一直呼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李彦宏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让老百姓出行更顺畅”的提案。他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实现对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决策、实时控制”,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让老百姓出行更加顺畅和安全。
今年全国两会,李彦宏又提交了两份人工智能相关提案。在涉及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勾画人工智能经济发展蓝图的提案中,李彦宏建议,我国应加快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各行业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并大力推进智能云工程,支持开放平台的建设,以此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在关于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落地的提案中,李彦宏建议,我国要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建设全国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看来,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赋能各个行业发展。他举例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以多种形式、在多种场景中参与疫情防控。一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产品,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始进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些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医生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诊治效率。
打好“新地基”
知识产权在助力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是社会共识。正如刘庆峰所言,知识产权是人工智能的“地基”。该行业想要发展得行稳致远,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尤为重要。然而,在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布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仍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打好“新地基”。根据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i智库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专利价值及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共计9.1838万件。
“截至2019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授权量为2.5431万件,在所有专利权人中,企业占据半数以上。”《报告》显示,目前,企业和高校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数量更胜一筹。
为综合评价创新主体的人工智能专利价值,《报告》构建了“中国人工智能专利价值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包括中国及海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
“在该指标评价体系前50名中,企业数量达到28家,同样占据半数以上。其中,前三名均为企业,分别为百度公司、微软公司和腾讯公司。”《报告》指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主要还是由代表科技创新风向标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代表技术创新孵化器的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支撑。
目前看来,我国人工智能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应用领域,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研发和专利布局的占比较低。
知识产权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为人工智能产业服务?《报告》建议,我国应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理论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夯实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应建立健全灵活的用人方式和激励奖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同时,我国应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和交流,构建开放的人才交流平台,帮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合作,提高获取和培养优质人才的能力。相信在未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发展得越来越好。(记者:冯飞 知识产权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