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i智库观点

机器人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15-12-23
责任编辑:戚硕
来源:知识产权出版社咨询培训中心i智库

摘要: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23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全球200多家机器人顶级科技公司在此展示他们最新的产品。机器人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背景

  

  你印象里的机器人,什么样?《Star War》里机智勇敢的R2D2?《超能陆战队》里呆萌的大白?《机器人总动员》里拯救世界的瓦力?如果你想到的只有这些,那你就out了。小i带您到世界机器人大会去开开眼界。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23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全球200多家机器人顶级科技公司在此展示他们最新的产品。机器人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1.情感机器人

  

  世界机器人大会最受欢迎之一是现代机器人教父石黑浩教授制作的美女机器人Genminoid F,逼真的面容、肌肤、体态和声音,叹为观止。她可以模仿人的动作、表情,甚至在说话、唱歌、表演的时候也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有图有真相,美女机器人!

  

  

  

  2.医学领域

  

  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保罗•达里奥研究鸡、蝗虫、章鱼等各种动物的运动模式,他在机器人大会的主论坛报告中举了一个有趣的实例,仿照蚯蚓的运动特征设计结肠镜设备,实现了结肠镜的视觉化,而且结肠镜可以像蚯蚓钻入泥土一样毫不费力地钻进人类结肠,不会让人感到痛苦。这样无痛的结肠镜检查已经在1500多个患者身上进行了测试。机器人克服了医生手术时受到的角度限制,画面从2D到3D,在有限的空间操作更加灵活。

  

  3.智能服务型机器人

  

  优友是国内第一个可量产的大型服务机器人产品,也是继日本Pepper机器人之后,全球第二个可真正商用的产品。优友整合了五大尖端技术,包括多姿态人脸识别与手势识别、深度智能学习引擎、3D智能场景地图创建系统、自主环境感知系统、智能数控编辑系统,可以从事场馆导览、商场导购、餐厅服务、银行服务等六大行业应用。

  

  

  

  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专利技术是短板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欧洲“火花计划”、韩国机器人强国战略、新工业法国,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都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为机器人时代做好准备。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工业4.0和机器人。

  

  据《经济学人》杂志报道,201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购买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同比增长52%,我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

  

  工信部2013年底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蓬勃景象,面对着国内国外的一片大好形势,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现状如何呢?

  

  现状1: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我国机器人产业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关键及核心技术上专利缺失,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国外进口。以机器人制造中常用的RV减速器为例,截止到2015年11月25日,中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仅34件,发明专利20件,其中有效的5件。中国虽然是机器人市场大国,但近50%的专利申请来自国外,中国市场成了国外机器人巨头跑马圈地的战场。

  

  

  

  现状2:工业机器人密度低

  

  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密度却很低,每一万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仅为36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6台,距离2020年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100台,还有很大差距。

  

  现状3:市场份额小,处于低端领域

  

  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提醒,虽然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国产机器人所占的份额仍很小,机器人产业很有可能重蹈汽车产业、光伏产业的覆辙——只见数量激增,却并未在市场占到任何先机。外资机器人普遍以6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外国机器人已经悄无声息地打入中国境内,而且进军的领域多是产业制高点位置。相应地,国产机器人主要还是以3轴和4轴机器人为主,应用主要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

  

  机器人时代来临,中国机器人企业准备好了吗?

  

  小i点评

  

  我国要发展机器人产业,必须围绕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做好专利布局,突破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技术瓶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新政策

更多>

相关推荐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最新政策

更多>

相关推荐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