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摘要:作为帮助全球各知识产权机构对海量专利文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检索和运用的重要分类体系,《国际专利分类表》也是专利文献检索、分析科技情报,比如科技查新的重要工具之一。那么,专利审查员、专利代理师、专利律师、科研院所及企业、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评估机构等都是它潜在的受众。
《国际专利分类表》基于1971年《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建立,是一种由独立于语言的符号构成的等级体系,用于按所属不同技术领域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文献进行分类。目前已覆盖全球超过95%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文献,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专利分类体系。近日,知识产权出版社再版《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一书。本套图书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2024年1月公布的《国际专利分类表》最新版的中译本,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技信息人员、专利代理师、专利审查员以及分类审查员必备实用工具书。
中国知识产权网《IP大咖说》栏目特别邀请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编辑刘新民,与我们分享《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从出版者的角度谈《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图书再版的意义
刘新民在采访中表示,专利文献伴随着现代专利制度而产生。专利文献信息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全部技术领域。
知识产权出版社(以下简称出版社)为便于专利审查员、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使用,曾出版过多个版次的《国际专利分类表》。但是,随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分类表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新版的中文译本,出版社已有16年没有再公开出版纸质版《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文版)。
但是近几年来,出版社经常会收到社会各界的反馈,要求购买新版的《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文版)。随着信息反馈的积累,这也反映出在网络时代,纸版工具书还是有市场需求的。于是,出版社将出版新版《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文版)列入出版计划,并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刘新民介绍,他曾是一名专利审查员,也是《国际专利分类表》的学习者、使用者。如今进入出版行业,能在十多年后参与出版最新版的《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感到非常荣幸,也衷心希望《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能够走入更多的知识产权机构,成为更多的专利从业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从分类表使用者的角度谈《国际专利分类表》在专利审查中的作用
刘新民表示,作为曾经的发明专利审查员,在入职培训时,《国际专利分类表》是其入门的工具书,在实际审查工作中,也需要用该书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国际专利分类表》是审查员的重要工具。
作为帮助全球各知识产权机构对海量专利文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检索和运用的重要分类体系,《国际专利分类表》也是专利文献检索、分析科技情报,比如科技查新的重要工具之一。那么,专利审查员、专利代理师、专利律师、科研院所及企业、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评估机构等都是它潜在的受众。
融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外的融合出版探索
刘新民称,在数字经济融媒体时代,纸质图书的销售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客观预计,新版《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的销售情况可能不如之前版本。但是他相信,专业图书在其专业领域内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另外,基于出版社强大的技术力量,后续将把《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的相关内容与出版社其他平台相融合,进而提供延伸的数据服务和增值服务。(文/王雪 整理自刘新民总编辑的采访实录)
[IP大咖说2024第十一期] 《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