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专家访谈

【原创】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探索创新

发布时间:2024-10-10
责任编辑:刘喆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经济在中国已经迅速崛起,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经济在中国已经迅速崛起,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知识产权网《IP大咖说》栏目特别邀请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博士,为我们分享“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探索创新”相关内容。

  一、电商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

  谈到电商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袁真富表示,平台经济是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平台的用户越多,平台的权力、承担的责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也就越大。平台在知识产权治理方面呈现出两方面趋势,一是从被动受理到主动作为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平台,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平台,都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权利人的投诉和处理侵权问题,而是主动、提前介入,通过技术手段把一些侵权问题尽可能提前规避。或者说,平台主动承担了比法律要求更高的义务,这一点可能也是全球趋势。在立法上也反映出这一趋势,无论是欧盟的《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还是德国的一些关于著作权或是电子商务的立法,都反映出平台要承担更多侵权治理义务。我国的电商平台也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二是技术治理成为主导。平台除了有用户优势,也有相当强的技术优势。如果平台的治理完全依靠人工或者个案甄别的话,效率较低。那么,针对一些批量或是频发的侵权问题,通过技术治理解决,应该说是目前比较常规的手段。随着内容识别、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发展,国际立法趋势和司法审判实践都要求电商平台承担起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治理义务。

  二、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展望

  抖音电商的创新实践,为行业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了启示。对于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展望,袁真富建言,关于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的治理体系,要平衡两方面关系,一是平台权力的行使和权利人维权的关系。二是平台的义务承担和主动作为之间的关系。

  (1)平台治理责任与权利人维权的关系平衡

  相对于平台的经营者,电商平台至少拥有三项“权力”:一是市场准入权,比如哪些商家用户能够入驻平台,平台制定了准入门槛与条件,甚至是内部规则。二是规则制定权,包括纠纷处理等,平台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对平台的经营者进行治理。三是“准执法权”,平台基于一定规则可以对违规商家进行监管甚至处罚,包括商品下架、搜索屏蔽、限制发布商品、关闭店铺等。因此,平台如何更好地行使权力,对权利人的维权是相当重要的。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过于加重平台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减轻权利人维权的负担,优化权利人维权的程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从源头治理侵权,减轻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解决这些争议问题的负担。

  (2)平台义务承担与主动作为的关系平衡

  当前,主动作为是很多平台有意的一种策略,即主动介入去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权利人的利益,防止侵权假冒问题在平台中蔓延。无论是电子商务法还是民法典,或是其他法律,对电商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有相关的义务设定,这可能是相对较低的标准。比如德国2021年颁行的《版权服务提供商法案》,对于不用于商业用途或只产生不重要收入的不超过15秒的电影作品或音轨,不超过160个字符的文本,以及不超过125kb的图片,那么它们在日常传播时,可能不适用欧盟的“过滤器”条款,也就是说可能会进行侵权豁免,这样可以减轻平台的审核义务。例如在我国,大量的音视频平台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既有可能侵权的长视频、短视频,也有一些难以判断的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混剪视频,这就给平台的审核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是否可以考虑对一些非商业性的,比如混剪视频,在其时长较短的情形下,能否减轻平台的审核义务。像这种情况一旦侵权,权利人可以通过投诉甚至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来实现平台的义务承担和权利人维权或者保护权利人的版权之间的权利义务的一个平衡。(文/王雪 整理自袁真富博士的采访实录)

  [IP大咖说2024第九期]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探索创新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图书期刊

更多>

《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20问》

这是一本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读物, 它从一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者和调解员的视角出发,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的20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 采用一问一答一案例的形式, 在问答之间释法明理。每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一个知识产权知识点, 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将法律性、知识性、指导性紧密结合, 力求呈现鲜活的案例, 还原真实的现场, 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专利运营热点问题解析》

本书对专利运营工作中涉及的专利权本质、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转让许可、专利权的质押融资、专利池的构建及专利海盗的应对、专利标准化、专利证券化、专利侵权赔偿及救济等方面,从我国当前法律政策的沿革和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分类,考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专利运营工作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性的梳理和阐述。

《技术调查官制度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成立三周年之际,法院组织编写的一本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技术调查相关的研究以及实务内容的汇集。

IP大咖说

更多>

[《IP大咖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访谈特辑]第二期:科技创新助力科...

观看

[IP大咖说2025第四期]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问...

观看

视频合作:010-82000860-8575/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