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案例解读 > 地理标志

“土特产”变“潮品”,温岭地标“逆袭”记!

发布时间:2025-03-31
责任编辑:王雪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摘要:近年来,温岭市以地理标志培育、运用和推广为关键抓手,撬动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经济效能,贯通“土特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特”富农乡村振兴新典范,助力温岭葡萄、温岭高橙实现产业升级。

  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滨海镇的葡萄园,果农抢抓农时,忙着进行葡萄春管,通过精细化的管护,为收获高品质葡萄打好基础。

  近年来,温岭市以地理标志培育、运用和推广为关键抓手,撬动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经济效能,贯通“土特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特”富农乡村振兴新典范,助力温岭葡萄、温岭高橙实现产业升级。

  三链协同 编织“共富果篮”

  为进一步盘活特色农业,温岭市融通政策链,将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紧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地理标志保护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温岭高橙”和“温岭葡萄”均已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且已发展成为兼具产业支撑、产品效益和品牌根基的现代精品农业。

  擦亮品牌,品质优先。温岭市融通技术链,打造“研究院出策+企业出资+农户出力”联动模式,建成集信息采集、信号传输、智能处理、反馈结果为一体的国家级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同时,建立与科研院所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全方位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质效。目前,全市温岭葡萄亩均纯收入从8000余元提高到1.3万余元。在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温岭高橙种苗脱毒改良、大棚保温完熟栽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围绕地理标志产业,温岭市融通人才链,夯实发展根基,依托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建立四级联动农民技术员队伍,就地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通过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用品牌人才交流论坛、新农人“百人培养计划”、技能比赛等活动,大批人才加入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队伍。目前,当地已培育葡萄专家160余人,营销团队8支;从事“高橙100”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农人超60人。

  强链延链 做大“共富蛋糕”

  在温岭市,一颗高橙的“逆袭”故事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多部门,借力“浙岭农耕”“岭五味”区域公用品牌资源,以“地理标志+科技创新+品牌赋能”为核心,推动传统高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探索出一条“土特产”变“潮品”、助农增收的典型路径。

  “依托航天育种技术,温岭市培育了抗病性强、果香浓郁的高橙新品种,破解传统品种品质不稳定难题;指导当地企业引入低温冷榨、无菌灌装等工艺,保留高橙天然风味与营养,开发出‘橙风’系列果汁、果酱等特色产品,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也延长了高橙的销售周期,使农户在非收获季节也能获得收入,孕育出独特的‘高橙经济’。”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岭高橙汁的推广和销售将带动温岭高橙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种植户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除了联合链上企业,以产业延伸打开发展新空间,当地还联合专业平台,通过品牌运营打造地理标志新形象。例如,围绕温岭葡萄、温岭高橙进行品牌设计,通过“岭上甄选”品牌平台全链路宣推、联合温岭城市IP“曙光狮”开展推广等方式,构建地理标志、城市IP、平台品牌、企业品牌“四位一体”的品牌运作体系,有效提升地理标志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土特产”走出去、走得远,全域营销拓宽市场新赛道是关键。秉持“媒体搭台、农产唱戏,共绘乡村新画卷”的理念,温岭市打造葡萄奶茶、“高橙汁+月饼”联名礼盒、高橙汁酒店套餐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带货、互动营销等方式,实现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其中,“岭上甄选”抖音直播间定期举办温岭高橙、温岭葡萄直播带货活动,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突破15万元;部分品牌通过发放购物体验优惠券,吸引用户购买高橙汁。

  守正创新 传扬“共富香韵”

  近年来,温岭市深化地理标志产品共富工坊建设,实施“工坊+新农人+农户”三方合作模式。一方面,当地推动新农人与工坊农户进行师徒结对,开展农技指导;另一方面,引导新农人、共富工坊与农民签订长期三方购销合同,形成“集中播种、统一育苗、规范栽培、联合收购”标准化运行模式,保障农户的稳定收益和持续发展。目前,该市从事温岭葡萄种植的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已建立“吉园”葡萄共富工坊、“橙风”高橙共富工坊,将进一步带动产销链从业人员增收。

  建设网红基地,增添融合亮色是温岭市加强地理标志运用的另一工作抓手。在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区,当地建立示范基地,促进农户间相互学习交流,扩大示范辐射范围,还将基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推动地理标志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组织采摘生态旅游、拓展电商销售渠道等举措,当地累计增加就业岗位1600个。

  与此同时,当地建设文化平台,彰显地域特色。通过建成地理标志文化展示中心,举办“葡萄文化节”“高橙之夜”等活动,温岭市全面展示温岭葡萄、温岭高橙的独特魅力和地域文化特色。其中,“葡萄文化节”活动以短视频形式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上推广,在线浏览人数达1500万人次,点赞评论数达145万条。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培育、运用、管理、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用好一件地标,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作用,纵深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助力我市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江赛赛 张醒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图书期刊

更多>

《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20问》

这是一本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读物, 它从一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者和调解员的视角出发,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的20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 采用一问一答一案例的形式, 在问答之间释法明理。每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一个知识产权知识点, 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将法律性、知识性、指导性紧密结合, 力求呈现鲜活的案例, 还原真实的现场, 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专利运营热点问题解析》

本书对专利运营工作中涉及的专利权本质、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转让许可、专利权的质押融资、专利池的构建及专利海盗的应对、专利标准化、专利证券化、专利侵权赔偿及救济等方面,从我国当前法律政策的沿革和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分类,考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专利运营工作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性的梳理和阐述。

《技术调查官制度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成立三周年之际,法院组织编写的一本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技术调查相关的研究以及实务内容的汇集。

IP大咖说

更多>

[《IP大咖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访谈特辑]第二期:科技创新助力科...

观看

[IP大咖说2025第四期]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问...

观看

视频合作:010-82000860-8575/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