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111

关于开源模式知识产权治理,专家详解→

发布时间:2025-05-08
责任编辑:王雪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准确理解开源的内涵是完善开源治理体系的基础。开源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与封闭式创新相比,二者在资源利用、研发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封闭式创新主要依赖内部资源进行创新活动,通过垄断性权利和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并将创新成果控制在内部;开放式创新则侧重于利用有计划的知识流入和流出加速创新,同时扩大市场以实现技术商业化。封闭式创新主要采取“内部研发—产品化—市场推广”的线性研发模式;开放式创新则主要采取协作研发模式,通过广泛吸收外部技术与创意,以开放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播。

  从知识产权治理视角看待开源模式,开源社区以“开放、自由、共享”的理念作为社区建设基础,该理念既包括技术层面为实现知识成果共享做出的努力,也包括社区治理层面的规则设计。开源社区通过自治性协议约定各方权利义务,该协议是开源社区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守则,在开源社区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明确开源组织的法律属性是知识产权治理的前提。从民法属性来看,开源组织属于其他非营利性非法人组织,由不特定的社区成员组成,出于独特目的或对于开源理念的认可,共同进行特定领域的知识创造。同时,开源组织具有特定名称,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实施知识成果许可等特定的民事行为。

  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权利归属通常分为“个人所有”“个人所有+社区所有”“个人所有+共同共有”三种模式。当下,开源社区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模式逐渐由“契约自治”转向“章程自治”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章程自治”模式具有稳定性更高、可解释性更强、存在规范基础和实践经验等优势。(作者:喻玲,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图书期刊

更多>

《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20问》

这是一本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读物, 它从一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者和调解员的视角出发,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的20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 采用一问一答一案例的形式, 在问答之间释法明理。每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一个知识产权知识点, 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将法律性、知识性、指导性紧密结合, 力求呈现鲜活的案例, 还原真实的现场, 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专利运营热点问题解析》

本书对专利运营工作中涉及的专利权本质、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转让许可、专利权的质押融资、专利池的构建及专利海盗的应对、专利标准化、专利证券化、专利侵权赔偿及救济等方面,从我国当前法律政策的沿革和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分类,考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当前专利运营工作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逻辑性的梳理和阐述。

《技术调查官制度创新与实践》

本书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成立三周年之际,法院组织编写的一本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关于技术调查相关的研究以及实务内容的汇集。

IP大咖说

更多>

[《IP大咖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访谈特辑]第二期:科技创新助力科...

观看

[IP大咖说2025第四期]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问...

观看

视频合作:010-82000860-8575/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