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知识产权一路相随
摘要:“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便是自主创新,这次能够打赢‘337调查’是公司重视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结果。”爱尔威公司知识产权主管王松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尔威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专利布局,对知识产权风险有着较强的预警能力。
脚踩电动平衡车,犹如踏上“风火轮”,城市马路新宠电动平衡车在炫酷无比的同时也实实在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痛点。然而近年来,我国电动平衡车行业却频繁遭遇“337调查”。近日,江苏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尔威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针对平衡车的“337调查”中胜诉,无疑给我国电动平衡车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便是自主创新,这次能够打赢‘337调查’是公司重视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结果。”爱尔威公司知识产权主管王松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尔威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专利布局,对知识产权风险有着较强的预警能力。
构建知识产权体系
保护自主创新
成立于2013年的爱尔威公司,创立伊始便立足国际市场,在中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组建了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智能装备行业的中坚力量。
普通披萨大小的轮子,配上两块踏板,能够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载着240斤的人骑行15公里,2014年上市的Q系列电动独轮平衡车,是让爱尔威公司真正在业内名声大噪的“拳头”产品。“它创造性地将独轮平衡车设计成双轮毂,这样原本不好驾驭的独轮车变得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却又不失灵活。”据王松介绍,该产品是由爱尔威公司历时3年自主研发设计的,其最新产品Q6拥有2件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外观设计专利。
销量好了,山寨也闻风而来。“我们经常会向相关机构投诉侵犯我们知识产权的企业,及时维护自身权益。”王松告诉记者。
“电动平衡车要适合我们身边每一个享受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在爱尔威公司创始人左国刚看来,科技应该是服务于大众的,而不是沦为贵族的玩具。目前,爱尔威公司生产的几个系列产品,在同类型产品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截至目前,爱尔威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27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4件,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为爱尔威公司日后自信地面对国际竞争及保护创新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制定应对策略
打赢专利之战
2016年8月,爱尔威公司在美国参展时被纳恩博、赛格威以及德卡3家平衡车制造商指控专利侵权。随后,3家公司向ITC提出“337调查”申请,同年9月,ITC决定立案。消息传来,爱尔威公司团队表现得相当沉着、冷静。“我们立即与原告的专利进行详细地比对,权衡利弊,决定积极应对,并着手聘请有经验的美国律师配合处理案件。”王松表示,他们在创新研发设计之前,就提前进行了专利检索,避免落入对方的专利保护范围。
一直以来,欧美国际市场是国内电动平衡车企业重点开拓的对象。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美国占中国平衡车出口市场的比重达到16.11%,位居第一,比第二位的荷兰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对于成立之初就将目光放眼于全球的爱尔威公司来说,美国市场举足轻重。据王松介绍,爱尔威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外企业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变动情况,在生产、销售产品的同时也不断熟悉国外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既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也在此次遇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时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应对。
众所周知,“337调查”的主要特点是处理时间短并且处罚严厉,一旦被认定侵权,不仅被申请人的相关产品会被禁止进入美国,甚至其所在国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也可能被禁止进入。“因此,接受‘337调查’的企业首先要克服恐惧的心理,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学会运用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权利。”王松表示。
“从过去驶向未来,体验纯真的驾驶乐趣。”王松说,这是爱尔威公司最初投身智能出行行业的初衷。如今,爱尔威公司与政府部门合作,跨界到人工智能孵化器领域,为创业创新贡献一份力量,把“自主、自信、自强”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广,惠及更多的企业。(记者:李倩,通讯员:顾红梅、梅宇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