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 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发挥知识产权的力量,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非遗扶贫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凝聚起信心、智慧和力量。
——代表委员热议知识产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发挥知识产权的力量,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非遗扶贫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凝聚起信心、智慧和力量。
“以前,我们村有十几户贫困户,村里支持他们建大棚后,今年已经全部脱贫。”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几年前,耿店村因为距离县城较远,人均只有两亩地,农业发展情况并不理想。
如何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近年来,耿店村尝试通过带领村民建温室大棚、育蔬菜品牌,找到了一条产业脱贫的致富道路。耿遵珠表示,“通过改旧棚、建新棚,耿店村蔬菜产业逐年兴旺。”目前,耿店村已经建造了800亩地的“棚二代”创业园,共有4座玻璃温室大棚、31座日光温室大棚。与此同时,耿店村还注重打造蔬菜品牌,先后申请注册了“茌星”“棚二代”两件商标。
“耿店村的蔬菜产业正在逐渐扩大,相关菜品也不愁销路,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耿遵珠表示。
产业兴、百姓富,一直是各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共识。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深有体会。“从村办酿酒小作坊,到成立公司带领村民致富,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的‘人民小酒’成为了发展乡村品牌经济的‘样板’。”
余留芬说,岩博村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该村创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受疫情影响,岩博村的村民们开始尝试在网上做生意。一些村民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岩博村的火腿、刺梨饮料和“人民小酒”等特色农产品,村民们不仅收入有了保障,工作时间也更加灵活。“这是大数据赋予乡村振兴的机遇,乡村特色产品应在好品质的基础上打造品牌,这样才能把品牌做大做强,为乡村带来更大财富。”
苏宁村是苏宁控股集团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28日,苏宁控股集团公布首批10个苏宁村,帮助全国多个贫困地区的农民致富。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四川省大凉山盐源县柯登村打造了‘盐源丑苹果’品牌,推动当地1万多亩苹果园关联了81户居民,解决了300余名农民就业;黑龙江庆安梁家窝棚屯打造了‘亿米多’大米品牌,在2019年的超级拼购日上,‘亿米多’单日成交额达到216万元。”
“为了让各地的名特产通过互联网渠道走向全国,2015年,苏宁上线了中华特色馆。2019年,苏宁在线上开设了477家中华特色馆,累计助农销售额近70亿元。”张近东表示。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还是人才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意义重大。非遗技艺根植于乡土,它的作用也发挥在乡土。
2008年,田静开始通过培训的方式向建水县的农村青年传授非遗技艺,帮助当地青年就业。据悉,该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地处偏远,当地农村青年就业模式单一,生活也相对贫困。据统计,2004年,该县从事建水紫陶非遗制作的手工艺人仅有几百人,到今年,该技艺的相关从业人员已经达到近3万人。田静说,“随着建水紫陶小工坊的逐渐增多,当地年轻人的未来更加明朗,建水紫陶也成为建水县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刺绣专家乔进双梅也十分关注非遗脱贫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了两个大行李箱进京,里面装了16件彝绣服装。而这些服装被乔进双梅视作宝贝,这是为何?
乔进双梅说,这些服装代表着四川马边绣娘们脱贫攻坚“成绩单”。“2015年,我们创建了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经过近5年的努力,合作社在6个贫困乡镇设立了工作服务站,通过彝绣带动当地168名妇女居家就业,累计带动全县500余名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助力马边高质量脱贫摘帽。”
巩固脱贫成果,决胜全面小康。相信通过发展产业、传承非遗、借力电商做强品牌,各地将会迎来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记者:冯飞 吴珂 知识产权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