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111

推动诉源治理 再造数字诚信

发布时间:2019-10-25
责任编辑:戚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摘要:为推动诉源治理,从源头化解纠纷和实现网络空间信用再造,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召开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新闻发布会。

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近日上线

  为推动诉源治理,从源头化解纠纷和实现网络空间信用再造,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召开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新闻发布会。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是一个持续迭代升级的发展进程。自2018年9月上线后,催生出网络作家村上链保护网络知识产权、西湖龙井诉源助推乡村战略、5G+区块链+执行助推解决执行难等应用场景,特别是在今年5月长三角主要领导人峰会上发布了长三角司法链,进一步扩大了司法区块链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截至今年10月22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存证总量突破19.8亿条。

  升级版智能合约技术问世

  此次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是司法区块链的“2.0版”。通过打造网络行为“自愿签约—自动履行—履行不能智能立案—智能审判—智能执行”的全流程闭环,设计司法治理机制和纠纷兜底处置助推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高效处理少数违约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干预和不可控因素干扰,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契约签署及履行形态,真正实现了网络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全方位协作。

  智能合约,系指以数字形式定义能够自动执行合同条款的合约。在区块链领域,智能合约是指基于预定事件或时间触发、不可篡改、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这里的合约代指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即从智能合约代码、智能合约运行时环境均支持图灵完备。简单来讲,图灵完备就是一切可计算的问题都能计算。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能够满足逻辑更加复杂多元的应用场景。智能合约是一段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代码,由区块链交易触发,并且该代码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被写入和读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属于互补和共生的关系。前者是一种底层技术,后者是该技术的运用。

  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但互信反而更低,产生了大量沟通和信任成本。而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让构建人与人彼此互联互信的网络空间成为了可能。以合同的履行为例,传统合同签订后,其履行完全依托于当事人的个人信用,倘若一方违约,则另一方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证据和维权,违法成本低,维权周期长、成本高。智能合约是把合同的条款编制成一套计算机代码,在交易各方签署后自动运行。一旦约定条件达成,则立即触发相应的结果。整个事务和状态的处理都由司法链底层内置的智能合约系统自动完成,全程透明、不可篡改。司法区块链解决了电子数据的认定难题,实现了电子数据在整个司法流程的可信流转;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在解决了电子数据可信流转的基础上,切实化解网络空间协作难题,实现不同网络主体之间的可信协作。可以说,区块链铺就了数字世界信任的基石,而智能合约将组成数字世界运行的齿轮。

  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了从生成智能合约、完成实人认证并签约、合同原文及智能合约上传至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运行、合约无法执行后转入多元调解流程、纳入信用惩奖联合机制、立案、审判、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从司法区块链上较为重要的节点来看,我国唯一的法定时间来源于国家授时中心,常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来源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长三角司法链的相关法院均可对证据进行核验。同时,国内一些大型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机构、第三方存证机构也均已接入。当智能合约上链开始执行后,如果当事人违约7天以上,则进入纠纷多元化解程序,调解机构介入,相关调解数据进入司法区块链存证,并可在诉讼阶段推送到该院诉讼平台。当违约超过30日,则进入该院诉讼流程,通过智能立案、智能审理、智能执行系统高效审理案件,快速处理纠纷。

  集合化功能体系特点鲜明

  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具备可信、多元、高效、安全的显著优势。安全可信的数据来源是执行智能合约的前提。司法链运用多重的技术手段保证链上数据真实可信、互通共享,从源头上构建了网络行为“签约就留痕,留痕即可溯”的强大治理体系;基于司法链智能合约,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证机构、鉴定机构、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存证平台等多元网络主体,共同参与智能合约的开发、规制、运行、监管,打造良性互动的智能合约生态圈;司法链支持多种智能合约语言以及结构化合约参数解析,对合约编写提供支持,配备有全链路合约开发工具和功能。此外,通过多虚拟机并发执行达到交易并发,支持高速吞吐量的同时确保虚拟机执行结果一致性;基于司法链的共识机制,链上每个节点都要运行智能合约进行验证。同时,基于司法链的可信执行环境,提供端到端的合约数据隐私保护能力。

  此外,司法链智能合约形成了嵌套部署、信用奖惩、多方协同、司法救济为一体的集合化功能体系。

  司法链不仅电子合同的内容以及整个签署流程上链,还将智能合约的代码以及每一步执行过程上链。这种“明文+代码”嵌套部署的形式既可以保障当事人对签约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又可以通过司法链对电子合同的内容和对应代码进行校验,双重机制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不受减损。

  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还具有“信用黑名单”和“信用白名单”能力,目前已经在网络服务和网络金融领域运行。当事人一旦触发智能合约设置的红线,将被自动纳入“信用黑名单”,黑名单用户将被限制或禁止使用信用联盟成员提供的相关服务。白名单用户则可获得更低的签约门槛以及专属优惠价格。通过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司法链信用联盟,让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在司法链上存储、流转,达到根本上改变网络治理和倡导网络空间的诚信社会价值。

  通过智能合约打造一条安全可靠的契约锁,实现链上节点的处理事务上的可信协同。一方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孤岛、价值深井,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通;另一方面打造安全评估机制,实现齐抓共管、多方参与,共同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审计,鉴定合约是否存在编写错误、隐私泄露、合约故障等风险。

  对于因履行智能合约产生的纠纷,杭州互联网法院配套推出了纠纷处理的“三智模式”,即智能立案、智能审理、智能执行。智能立案系统将对电子合同、代码内容、合约执行进度等进行核验,符合立案条件则进入司法程序。智能审判系统自动提取案件的风控点,辅助生成包含判决主文的裁判文书。智能执行系统协同相关机构在线对被执行人的银行、房屋、车辆、证券等财产进行查控,失信被执行人将被自动纳入司法链信用惩戒黑名单。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王江桥介绍说:“杭州互联网法院将联合链上节点,努力实现在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的11类案件范围内实现智能合约的部署应用,确保电子数据安全流转,引导网络主体行为规范,健全网络纠纷化解途径。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贯穿了网络行为从发生到纠纷解决的全过程,应用代码算法率先揭开了未来互联网空间行为逻辑和行为规则的面纱,在一个万物互联、万链互通的时代,探索信用生态系统级的诉源治理新模式。”(作者:赵瑞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朱洁琼谈知识产权纠纷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二)

热门推荐

域名引发权属纠纷 法院一审驳回起诉
硬科技创业,专利申请要慎重!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