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兴国利民的国家战略——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周年
摘要:2008年6月5日,在历经数年研究、起草、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中国进入新的世纪,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副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申长雨
一项战略部署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其重大意义,一项光辉事业总是在不懈奋斗中取得丰硕的成果。2008年6月5日,在历经数年研究、起草、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中国进入新的世纪,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各个地方和社会各界,紧紧围绕“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宏伟目标,扎实工作,奋发进取,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从2007年到2017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9.6万件增长到136.6万件,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6件增长至9.8件。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从0.55万件增长至5.1万件,跃居世界第二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1492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有效注册量从0.71万件增长至2.5万件。著作权年登记量从15.85万件增长至274.77万件。植物新品种总量从0.16万件增长至1.1万件。共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06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359个。登记公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万件。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知识产权质量也在稳步提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核心专利、版权精品和知名品牌。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步入良好阶段。十年来,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央专门作出了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战略部署。围绕法律制度建设,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对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进行了修订,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行政执法方面,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仅2013年至2017年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19.2万件,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7.3万件,有力地打击了各种侵权行为。在司法保护方面,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由2007年的2.2万件增长至2017年的20多万件。同时,国家还成立了3家知识产权法院和15家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改革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开。调查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63.69分提高到76.69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国外知识产权权威人士和有关媒体也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分居于中等收入国家前列,越来越多的外国双方当事人都把中国作为在全球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优选地。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显现。十年来,各方面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开展知识产权扶贫开发等,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显现。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12.4%。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的12.9倍。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惠及上千万人口。此外,2017年专利、商标、版权质押融资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由2007年的85.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333.3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在高铁、核能、航空航天、载人深潜、大飞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众多领域,研发掌握并成功运用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软件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不断得到加强。在体制机制方面,中央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作出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重要部署,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在战略协调层面,建立了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统筹协调能力极大增强,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有效发挥。各个地方也积极完善自身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在微观管理层面,2万多家企业完成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及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知识产权高层外交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见证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协议签署,在重大国际场合阐明中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构建起“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常态化机制。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多边事务,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功设立中国办事处。积极参与和建立中美欧日韩、金砖国家、中国—东盟、中非等知识产权合作机制,与23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专利审查高速路,柬埔寨、老挝在其国内认可中国专利授权结果。十年来,中国企业参与制定1700多项国际标准,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十年奋斗,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上百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或开办知识产权专业,全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达到15万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拥有全球最多的专利和商标审查人才,专利审查员超过1.1万名,商标审查员超过1500名,基本形成了一个梯次合理、门类齐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成功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活动,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工作,知识产权的公众认知率大幅提升,“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力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主营业务为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超过2.6万家,年均增长30%。
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名列第22位,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前25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锐总干事表示,“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创新和品牌方面的一个引领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组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过去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作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典范”。美国有关知识产权人士和媒体表示,中国正在朝着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领导者角色迅速逼近。欧洲有关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此举将推动中国未来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日本发布的《2017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指出,中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指日可待。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领导。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顶层设计,厘清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努力使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与国家总体部署相协调、相一致,提供有力支撑。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和《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还正式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有这些,都使得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更加契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需要。
二是遵循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好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本方位,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积极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有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论述,提出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要紧扣创新发展需要,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的严格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要求,是知识产权发展一般规律与我国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科学概括,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赋予了知识产权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思想理论,为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是找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这些年,围绕知识产权关键环节,各有关方面启动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强企工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程等,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设立了“中国品牌日”,着力打造版权精品和版权产业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运营体系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坚持点线面结合、局省市联动、国内外统筹,构建分层分类、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体系。聚焦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知识产权战略高地,出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知识产权政策文件,支持13个省份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14个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工作,批准筹建了225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培育了3000多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四是形成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形成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合力。这些年,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导,给予关心支持。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精诚合作、协同推进。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也围绕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许多专家学者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相关活动,传播知识产权知识,弘扬知识产权文化,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知识产权良好氛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五是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治保证。这些年,知识产权领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尚未充分显现,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战略实施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谋划实施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我国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方位,强调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的知识产权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部署,认真谋划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的发展。
总体来讲,就是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既定部署,抓好《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到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分“两步走”建成知识产权强国。
首先,从2020年到2035年,力争经过1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强国,使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让知识产权成为驱动创新发展和支撑扩大开放的强劲动力。接下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使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让知识产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技术和制度供给。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认真做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全面总结战略实施十年成绩经验,梳理问题短板,分析形势任务,在此基础上尽快启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研究制定工作,努力使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接续推进、压茬进行。特别是要把握好新一轮战略实施的重点、思路和举措,紧紧围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国家安全等工作重点,谋划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一是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培育更多高价值核心专利、版权精品、知名品牌,努力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研发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培育更多中国品牌,打造更多版权精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二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坚持全面从严,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深化知识产权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和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是要通过提高立法标准和执法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问题,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从不断加强到全面从严转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三是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加快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多渠道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破除制约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实现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实现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用,支撑经济创新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
四是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从多头分散向更高效能转变,加快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组合效益。要着力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实现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促进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产学研协调联动,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五是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要继续推进知识产权高层外交,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事务,构建多边、周边、小多边、双边“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努力实现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从积极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变,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朝着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影响力和应对各种纠纷的能力,在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让中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得到有效保护,更好地支撑扩大开放。
六是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方面,要加大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夯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才基础。大力倡导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文化,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文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外宣工作,主动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传递中国知识产权好声音,进一步树立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负责任大国良好国际形象。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国家智库建设,加强对重大、宏观问题研究,跟踪国际前沿,推进理论创新。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支撑创新创业。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项兴国利民之举,既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厘清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举措,更需要有持续实施这一战略的战略定力、战略耐力、战略毅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