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价值流”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
摘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包含三大主要参与主体:融资供给,由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给方;融资保证,由担保机构作为资金担保方;融资辅导,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为专业服务方。当前,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扩大的难点,并不在于融资产品设计层面,而是在于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信息对接,在于金融与知识产权行业壁垒的打通。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包含三大主要参与主体:融资供给,由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给方;融资保证,由担保机构作为资金担保方;融资辅导,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为专业服务方。当前,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扩大的难点,并不在于融资产品设计层面,而是在于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信息对接,在于金融与知识产权行业壁垒的打通。笔者认为,“专利价值流”服务模式基于专利属性以及专利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依托高度关联融合的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下称知产融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问题,以此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为便捷高效和专业的服务,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扩大规模迫在眉睫
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是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撑,金融资本供给是撬动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
自《“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提出明确目标后,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新政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020年5月7日,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拓宽创新主体融资渠道;丰富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动专利、商标质押政策互通,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息及评估、保险、担保等有关费用财政补贴力度,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但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难以实现规模化。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专利和商标质押贷款337亿元,同比增长15.5%,质押项目数1633项,同比增长13.8%。同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增加1.29万亿元。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占银行同期贷款额比例仅约0.47%。
“三难两高”阻碍发展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了其与传统的质押物有本质的区别,长期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评估难、风控难和处置难三大核心问题,使得众多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望而生畏。此外,获客成本高、质押操作成本高也是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发展的因素。
评估难,难在三个方面:一是源于知识产权专业性强,银行擅长评估企业的财务表现,而不善于评价企业的技术水平;二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意味着其不适用于传统的评估体系;三是由于受到专利质押融资利率政策限制,评估费用较高,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风控难,则是因为知识产权权属和法律状态具有不稳定性,随时可能面临权利失效从而导致行业壁垒消失,贷后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再者,知识产权价值有可能受到技术变革、市场波动等的影响导致知识产权提前丧失经济价值。
处置难,从内部因素讲,一方面专利制度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变现,而在于保护;另一方面专利与企业的不可分割性,意味着脱离原权利人进行处置时,很难获得当初的评估价值。从外部因素讲,则是因为目前还缺少成熟高频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相关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知识产权非标准化的、可市场化操作的资产,知识产权的处置需要专业人员的服务支撑。
获客成本高,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高达99%,随着商业银行网点数量的缩减,面对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数量众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依靠商业银行传统的展业模式,有效触达真正具有“硬科技”实力的优质客户的成本在不断加大。
质押操作成本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实践中登记程序不便利也制约了融资放款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将质押登记周期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而版权的质押登记周期仍然需要一个月时间,显然无法满足银行对于放款时效性的要求。
解决信息不对称是破题关键
事实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不只是我国独有的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从上述国家的实践经验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难点并非在于如何去设计架构知识产权融资产品,而是在于如何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人们就对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有所认识。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专属名称“麦克米伦缺口”。“麦克米伦缺口”是指“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此后,金融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对“麦克米伦缺口”有过系统的论证,论证结果认为,形成“麦克米伦缺口”的原因是信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几大核心难题归根结底都属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金融行业与知识产权存在天然的壁垒,金融行业并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进而无法挖掘出知识产权的价值。因此,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关系中,银行处于信息相对劣势地位,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考虑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驱使,必然会降低对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
从专利制度的本质出发,充分挖掘专利本身属性在质押融资每个环节的价值体现,跳出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估思维,有助于破解阻碍专利质押融资难题。利用知识产权大数据及信息化工具,将传统“价格的评估”的数据分析理念转向“评价与监测预警”,能够高效率地实现信息挖掘和实时跟踪,科学高效地辅助银行放贷风控,从而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化。
“专利价值流”是可行方案
回归专利本质,专利具有法律属性、工具属性和资产属性。“专利价值流”的核心要义即体现在三大属性上。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知识产权顾问服务所体现的服务属性也是“专利价值流”的重要表现之一。
从法律属性来讲,专利更适合作为银行风控的抓手。专利制度的本质是“公开换保护”,而非禁锢行业发展的固有逻辑“专利估值——价值变现”。科技企业的专利主要是护航自己的产品发展,对企业本身会形成制约作用。那么这些专利资产用作质押物时,就能够约束企业完成还款,阻断主动违约行为的发生。
从工具属性来讲,专利数据可以作为科技金融提质增效的工具。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利大数据的有效运用,可以切实解决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属性的认知偏差。专利数据是全球统一标准的科技数据。透过专利数据,将其背后的企业工商数据、投融资数据、产业分类数据等进行关联融合,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可以沿着行业赛道全景洞察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由此,将知产融大数据与银行自有的风控模型相结合,可以作为增信增贷很好的抓手。
针对评估难问题,由于专利与企业的不可分割性,将专利单独评估价值是不科学的。金融机构自有信审体系计算企业信贷估值时,最大的难点是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以及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预判。利用关联融合的知产融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沿行业赛道对科技企业进行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地刻画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水平,帮助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价值做出科学评估。而“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手段的应用,又为批量化、规模化的科技评价提供了可能,满足了金融机构对于评估成本和效率的要求。
针对风控难问题,通过知产融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可能导致企业违约的经营风险以及质押标的风险,包括企业高管变动、法律纠纷等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风险事件,以及专利缴费逾期、专利纠纷、专利权属变更、核心发明人流失等可能导致质押标的价值贬损或灭失的风险信息,并向金融机构及时推送,助力贷后风控水平的提升。
针对获客成本高问题,在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关联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资质、所在地区、所处行业、研发团队规模、高层次人才、专利质量以及投融资情况等进行多维度的精确标引匹配,可以提供目标客户群全景描绘,帮助金融机构精准有效地触达潜在优质客户。大数据辅助智能筛选及批量预评级可帮助金融机构在展业阶段提质增效。
从资产属性来讲,专利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当下行业内的处置难问题,主要是因为交易市场不成熟,实现点对点的交易难度很大。随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及各地运营试点的建立,通过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可以通过体系化的运作方式来化解单个点上的不良风险。
从服务属性来讲,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决定了评估处置等关键环节需要依赖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行业以专业立足,知识产权专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帮助金融机构打通质押融资流程的关键堵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授信审批环节,在大量的专利资产中甄别出企业的“卡脖子”专利;在知识产权评估环节,帮助金融机构科学客观地评估专利技术状态和企业创新水平;在质物处置环节,通过与专业机构和专业团队的合作,帮助金融机构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证券化、投资等多种处置模式来实现债权的变现。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已经较为成熟,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扩大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凸显知识产权价值的必要通道。从银行业角度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银行众多贷款项目中较小众的一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占同期银行贷款额比例极小。银行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缺乏了解,大大影响了银行批贷放贷的步伐。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依托知产融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优势,深度挖掘知识产权内在价值,帮助科技企业与金融行业进行有效的对接,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作者:高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