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谁在做版权权利人的“保护神”?
摘要:成都市版权局是全国首个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版权局首次设置的奖项“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的副省级城市版权管理机构。在推进版权管理过程中,成都构建了“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纠纷调解”的版权保护工作格局,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铺到纽约地铁的威尼斯商人瓷砖、从簇桥起家驰名国际的sheme女鞋、在日本被追捧的“雪娃娃”……这一系列传播甚广的大IP,都和成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有很多共同点,除了“大本营”都在成都,他们背后,还有共同的“保护神”——在成都,版权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海关等政府部门,正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时时刻刻为版权工作保驾护航,切实地保护着版权版权人的利益。建立56个版权服务工作站,建立成都市著作权纠纷投诉受理和调解中心,设立5个知识版权审判庭,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专班,构建联席会议等五大协作机制……成都,这座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正在用更具创新性、实效性的办法切实地推进着版权保护工作,可以说,成都在版权保护方面布了“一盘大棋”,提升了城市整体竞争力。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对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创新协同机制 打通工作壁垒
成都市版权局是全国首个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版权局首次设置的奖项“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的副省级城市版权管理机构。在推进版权管理过程中,成都构建了“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纠纷调解”的版权保护工作格局,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这里重拳出击,全国首例涉外网络漫画侵权案曾得到“法治中国”“腾讯新闻”等近百家媒体的关注。2015年,成都市负责版权执法机构——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和成都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分别接到关于“爱漫画”网站涉嫌侵犯著作权的报案反映。由四川省版权局、四川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成都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四家单位迅速抽调专门力量组成专案组,并实施抓捕行动。在“漫游文化”科技公司抓获犯罪嫌疑人,后由成都市检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依法批准逮捕。经成都市温江区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此案的查办不但是全国首例成功刑事打击的动漫网站侵犯著作权案件,也是通过行政与司法有效结合查办网络侵权案件的典型案例。
行政调解、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是版权保护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的有机整体,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协作意义重大。协作机制正是成都版权工作的一大特色。
成都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杨隽告诉记者,成都市检察院与版权局、公安、海关等部门共同构建协作机制,“常常针对相关案件一同工作、讨论,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对此,她认为各家单位的团结一致、主动出击,让版权办案效率极大程度提升。据悉,成都市检察院、海关、知识产权局、公安局、版权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在联席会议、案件通报及备案、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和联合办案等五大方面建立了协作机制。
2016年起,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机制上打破“大综合”的执法模式,从各支队网络执法业务骨干中遴选人员组建了7人网络巡查小组,专门负责网络巡查发现和调查处置工作。成都市版权局、公安局、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等专项行动。同时,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采取日常检查与集中行动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打点与堵源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四结合”模式大力净化版权市场环境。以“重点地区(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图书、音像、计算机软件等)、重点部位(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软件市场,大型集市贸易市场)”为中心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储运、批销活动,近两年,全市收缴非法出版物65余万件,捣毁非法出版物窝点11个,查获非法音像制品4万余张,查办版权类案件53件。而因查办案件及时有力,多次受国家和省版权局表彰,发挥了“保一方市场秩序、促一方产业发展、兴一方经济繁荣”的作用。
今年4月份,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向成都市版权事物中心颁发特邀调解组织证书。该中心主任贾李斌表示,此举将更好的促进版事中心为成都市的版权权利人开展纠纷调解维权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维权成本大大降低,创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净化,受到了很多权利人的欢迎。”
大刀阔斧改革 创新带来影响
创新管理体系则是成都市版权建设方面的一大亮点。
成都市版权局加强成都市著作权纠纷投诉受理和调解中心建设,签约3个律师事务所建立公益性维权律师队伍,与成都市知识产权审判庭等签订《著作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规程》,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2017年至今共受理版权纠纷调解案161件,办结率100%。
除此之外,成都市版权局以四川省版权局改革版权登记政策为契机,从源头抓版权保护工作,建立便民服务方式,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加强登记作品分析运用,同时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合作,分析全市软件创新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并掌握全市软件著作权登记状况……可以说,利用多项举措抓版权登记,奠定了保护的新基础。而保护原创、尊重版权正是版权管理者的责任所在。
在去年,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成为了全国四个跨区域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审判庭之一,这也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创新。通过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创新审判模式,设置专门审判机构,按照“先庭后院”的思路,有效推动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年初,四川省高院发布2017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成都市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的肖某等人在网上非法销售他人视频教程被判承担巨额经济赔偿案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例”。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庭长王晓表示,之所以推动成都知识审判庭的设立,正是因为近年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需要法院系统重新配置审判资源。
对此,杨隽也深有同感。近年来,成都市检察院办理了多起侵权盗版案件。据了解,此类案件办理难度大,存在举证难、损失认定难等特点。“同时,对我们检察官的素质要求也高,需要我们懂相关领域知识,还需要行业专家力量的支持。”杨隽介绍,在此情况下,成都市检察院抽调侦监、公诉、民行、反贪等部门干警,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专班,率先在副省级城市检察院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大力维护版权等知识产权市场秩序。
深挖区县潜力 工作细致入微
近年来,成都各区(市)县的版权工作早已全面铺开。每年4月26日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各区(市)县的相关职能部门就以不同形式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机关,积极营造版权意识,维护版权,维护创造,维护创作者的热情和权益。成华区文旅体局广新科科长谭炜表示,他们已经对辖区内100多个社区进行了“地毯式”的宣传,从传单到手册,从展板到讲座,从上门培训到对点宣传……这样的版权工作已持续开展了3年,“包括辖区内的版权服务站,一旦发生人员变动,我们也要反复去进行培训。”谭炜说。而让他欣慰的是切实地看到了辖区内人们版权意识的改变,“包括区里的摄影协会,通过反复的宣传,他们开始尝到版权的甜头,不仅作品敢发表,还推动了交易,这让我们很欣慰。”
这是成都区(市)县版权工作的一个缩影。成都市版权局已在全市22个区(市)县遴选有意愿且适合的市场主体设立了56个版权服务工作站,同时以备案176个版权服务机构等发挥版权代理、宣传咨询、维权等服务功能,以市场为主体构建了版权工作服务网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权利人在完成版权登记和保护之后,还会为其搭建版权授权和转化的平台和渠道,从而完成版权成果的有效转化。而且,成都在全省率先启动提前完成国企软件正版化工作。按照“企业总部在先、所属企业在后,先易后难、重点分批”的原则,在2015-2017年分2个阶段完成市县两级国有企业300家的软件正版化工作,累计采购正版软件8292套,采购金额1676.3万元。
……
成都,这座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推进版权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这里,正积极探索并开展各项版权宣传、培训活动,让版权保护意识深深融入原创企业与社会大众,从思想上着力营造良好的版权产业环境,为推动版权产业乃至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者:王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