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让更多的创新成果惠及百姓
摘要:侯云德带领团队潜心研发,1982年,他们首次克隆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国人具有抗病毒反应优势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产品重组 α1b型干扰素。经过临床试验,该干扰素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疗效明显,且产生的副作用较国外同类产品更小。
他是人们口中的中国“干扰素之父”,克隆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他是一名抗击病毒的先锋斗士,在“甲流(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来临时,作为专家组组长,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让新型甲流疫苗研制成功并投产仅用了87天。他就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
关注前沿 研发屡获突破
在侯云德开展病毒学研究的60余年的时间里,他的创新成果总能让同行为之惊叹。
1958年,29岁的侯云德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选派留学苏联的人才进入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病毒学。在苏联留学期间,侯云德所在的研究所发生了一起动物室实验用小白鼠突然全部死亡事件,侯云德在经过大量资料查阅后注意到,小鼠的传染和死亡特征与一种少见的病原体——仙台病毒相吻合,几经实验,他成功分离出了病毒,在研究所引起轰动。侯云德认为这并不是终点,继续深入研究,他首次发现了仙台病毒在血清学上存在两个型别,证实了仙台病毒对人也有致病性。随后,他又首次发现了仙台病毒可使单层细胞发生融合的现象。在苏联留学的3年半时间里,侯云德共发表了17篇论文,被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的侯云德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患者所使用的抗病毒干扰素只能依靠进口,且价格昂贵,在侯云德心中萌生了做中国人自己的干扰素的想法。1977年,人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基因工程在美国宣告成功。这一消息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轰动。侯云德认识到,基因工程相关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制备干扰素的契机。基因工程在当时属于前沿技术,在前人经验还较少的情况下,侯云德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最终运用北京郊区饲养的一种非洲鲫鱼卵母细胞成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干扰素。这种操作简单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
侯云德带领团队潜心研发,1982年,他们首次克隆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国人具有抗病毒反应优势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型干扰素。经过临床试验,该干扰素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疗效明显,且产生的副作用较国外同类产品更小。此后,侯云德又带领团队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I类新药和6个国家II类新药。
对于侯云德来说,制备干扰素的最终目的是让研究成果实现运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用较低廉的价格获得高品质药品。因此,侯云德大力推动我国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给10余家国内企业,并在60多岁时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侯云德的努力下,我国90%以上的干扰素药品实现国产,价格大幅下降,数百万慢性乙型肝炎和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因此得到治疗,并每年为国家创造出上亿元的外汇收入。
勇挑重担 常怀济世之心
87天从研发到投入使用!在2009年甲流来袭之时,侯云德作为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组长,争分夺秒开展研发,并联系十余家企业,要求其按照研究出的制备方法尽快生产疫苗,为人们抗击甲流赢得了宝贵时间。而在此之前,疫苗从研发到投产需要半年到十年的时间,世界上还没有一例疫苗是在流感大流行时就被研制出来。一次工作会议上,侯云德甚至急道:“这是做疫苗,我不要锦上添花!我要快,要救人!”
据统计,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在当时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了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实际上,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快速治病救人,还与我国建立的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无关系。
在侯云德看来,2003年“非典”病毒的快速研究陷入被动、疫情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系统太过薄弱造成的,他认为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此后,侯云德提出要建立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并在2008年担负重任,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防疫、2009年深入艾滋病感染村调研、2011年控制新疆脊灰野病毒疫情……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侯云德始终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与此同时,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他特别强调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的提升,布局建立了多部门、多领域、覆盖全国的传染病检测平台和监测网络,能够在72小时内对5大症候群约300种病原进行确认,对未知病原进行检测和筛查,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和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保障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成功防控。
侯云德有一个习惯,每天上网收集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编制成册,提供给重大专项和相关研发人员参考,至今依然坚持。培养更多的病毒学专家是侯云德所希望的。如今,他从事科研63年,著书8本,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其中许多学生都已成为我国病毒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优秀领头人。对于前来请教的同行,他也总是毫无保留。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如今,已89岁高龄的侯云德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首他所赋的诗也正道出了其愿为我国传染病防控、新药产业化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记者:吴珂)
创新足迹
侯云德,江苏省常州市人,1929年7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62年被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留学回国后,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务。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现任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80年代初,他率先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完成了当时我国最大基因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的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一系列新型原核表达载体和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等,奠定了我国分子病毒学的研究基础。他率先研发出国际独创、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实现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从无到有的突破,随后又在短短数年间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I类和6个国家II类基因工程新药。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侯云德连任3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的十年间(1987—1996年),我国以基因工程药物发展为重点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飞速发展。他还主导了2009年我国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应对和科技攻关,取得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