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案例解读 > 专利

专利“奔现” 广汽“加油”

发布时间:2024-01-24
责任编辑:王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伴随着专利一步步转化为产业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加速驶向全球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造车企业加速进入新能源汽车新赛道,加之造车新势力不断发力,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业界认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专利发挥了支撑作用。

  专利助企创新发展

  2024年伊始,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示新气象,吉利与百度合力推出极越汽车,小米发布汽车新品牌等。

  无论是传统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抑或造车新势力,自主核心技术乃是车企的立身之本。一旦缺乏核心专利,没有了持续研发投入,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市场竞争与对外贸易中就会处处被动。

  作为传统车企,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2006年成立广汽研究院,加大对旗下新能源品牌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实现全栈自研及产业化。“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开放式’创新同等重要。”广汽集团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王晓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动力电池为例,为提升汽车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逐渐增大、轴距加长、前悬缩短,这些因素压缩了有效的碰撞吸能空间,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广汽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广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有针对性地设计整车结构及动力电池,共同完成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从而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该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双向奔赴,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先后成立弗迪电池、弗迪动力、比亚迪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多个子公司,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技术和成本的掌控能力……

  整个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正是本土车企共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激发专利运用内生动力

  过去几年,广汽集团每年新增专利申请约2500件,并总结出一套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累计有效专利1.77万件,荣获中国专利金奖3次。庞大的专利持有量,为广汽集团持续高质量发展“蓄能充电”,形成优良的市场竞争优势。

  专利,如何转变为生产力?“我们真正想实施转让的专利主要涉及两大类,一类是较早时间申请的专利;另一类是公司内部不使用的部分专利。”王晓博表示,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这部分专利如果实施转让,必定要进行专利评估,除了要经过漫长的决策程序外,一般评估价高于卖方可接受的价格,估价高直接导致专利转化难。为此,“评估难、评估贵、评估慢”成为制约专利转化运用开展的难点、堵点所在。

  这一难题,在车企领域是如何解决的?专利转化又是如何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一处处长邓仪友表示:“应加强市场竞争,鼓励更多的机构从各种角度,利用各类方法开展价值评估,在竞争中提高评估能力,降低评估费用。”

  在探索中,广汽集团首先将专利转化应用到自主品牌车型上,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转化率达60%至70%。

  除了应用到自主品牌车型上进行转化外,近年来,广汽集团还探索出了另外3种行之有效的专利转化路径。例如,将自主研发技术反向许可给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的方式实施专利,收取技术许可费,如公司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的专利成功许可给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收取许可费近2亿元;通过专利作价入股方式,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形成产业融通、双向赋能,实现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的转变;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向内部新能源品牌企业埃安转让几百件专利,直接创造收益超10亿元。

  王晓博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更多创新者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真正获益。

  强链补链整体提升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从比拼三电技术的“第一阶段”向“智能化”的全新阶段转型。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产业运行研究总监杨祥璐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加速,已具备领先优势,不仅产业链布局相对完善且稳定,产品与供应链都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向智能化演进过程中,也暴露出在汽车芯片、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工业四基领域的瓶颈。

  国家相关政策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强链补链”突破,应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汽车及零部件自主创新。杨祥璐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应以重点企业、关键领域为核心,强化基础性技术攻关,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国内各类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支持重点企业加快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进入全球头部行列,带动汽车行业的整体提升。”

  当前,广汽集团成立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加快构建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023年,该工厂成为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

  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27%,达1750万辆,中国品牌将占据78%市场份额。伴随着专利一步步转化为产业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加速驶向全球市场。(记者:刘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热门推荐

WIP公开课第六季预告-日文专利文献翻译实例介绍(...
以人为本 打造国际化的全产业链运营——访隆天知识...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新著作权法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版权运用与保护(二)
新著作权法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版权运用与保护(一)

热门推荐

WIP公开课第六季预告-日文专利文献翻译实例介绍(...
以人为本 打造国际化的全产业链运营——访隆天知识...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