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角 > 案例解读 > 地理标志

点石成金!看看“惠安石雕”地理标志品牌培育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6-24
责任编辑:王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惠安石雕地理标志是惠安县千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的有力体现,更是促进惠安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前的大型石雕《攻坚》《追梦》、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马丁·路德·金雕像、位于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面容巨型雕塑……这些享誉世界的雕塑作品有着同一个“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惠安地处闽南沿海,这里耕地稀缺,却盛产笔山石、古山白等花岗石材。从以石筑屋、以石筑桥的现实所需到与建筑艺术相融互洽,惠安逐步缔造出了独树一帜的镂繁剔透、风灵隽雅的南派雕艺风格。

  2011年,“惠安石雕”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惠安石雕地理标志是惠安县千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的有力体现,更是促进惠安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惠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陆奕敏表示。

  恪守标准 传承经典

  从惠安县城到崇武古镇的惠崇公路两旁,汇集着大大小小的石雕企业。匠心独具的南狮、憨态可掬的大象、工艺精美的龙柱……在这里,似乎万物皆可雕。车水马龙的街头、人声鼎沸的店门口——高高低低的石制雕塑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石雕是惠安最为耀眼的名片,也是惠安的支柱型产业。”陆奕敏表示。在这个拥有100万余总人口的县城里,有10万余人从事石雕产业。目前,惠安拥有石雕加工生产工厂700余家,拥有石雕石材规上企业171家。2023年,规上石雕石材工业产值达200.34亿元。

  从一个个石雕小作坊,到如今规模繁盛的支柱型产业,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对精湛工艺与推陈出新的坚守。其中,严格的惠安石雕产品标准尤其体现出惠安石雕的工匠精神。

  陆奕敏向记者介绍,惠安石雕地理标志相关标准中对惠安石雕的材质、雕刻工艺、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限定。比如在材质选择上,惠安石雕的用材为当地所产的花岗岩(白石、青石)。这些石材需要具备莫氏硬度在6—7之间、密度大于2.79g/cm3、抗风化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小于0.5%等特性。在表现形式上,惠安石雕应具备“大者雄伟壮观,小者精微细巧,可托于掌心或浮于水面玩赏”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石狮、龙柱、文化柱、园林景观雕刻、动植物雕刻、工艺小件雕刻等。众多雕刻工艺中,惠安石雕将独特的影雕工艺列入其中,同时还包括圆雕、线雕、浮雕、沉雕、微雕5个大类。

  2012年7月,惠安县起草的福建省地方标准《石雕石刻制品》获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该标准填补了石雕石刻长期以来无标准的空白,又吸纳现代技术,提升了惠安县石雕加工工艺水平,进一步保证了惠安石雕产品品质。

  在福建省鼎立雕刻艺术有限公司经理李文敬看来,惠安石雕标准不仅将代代相传的雕刻工艺记录了下来,还有助于加强惠安石雕产品品控,进一步提升石雕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的加持为石雕企业带来了较高的市场信任度,将不断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让惠安石雕这张‘名片’更响亮。”李文敬说。

  打造品牌 价值跃升

  以刀锤为器,雕天地秀色,刻万物风采。在惠安雕艺文创园的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琳琅满目的雕艺作品赢得游人阵阵惊叹。而在不远处的雕艺会展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这一雕刻艺术品专业市场洽谈交易订货。

  近年来,为持续发挥“惠安石雕”品牌效应,打造“惠安石雕”品牌形象,惠安县坚持实施“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的战略,走出了一条“跨界融合、品牌培育、平台塑造”的发展之路。其中,规划建设惠安雕艺文创园是其中一个亮点。

  惠安雕艺文创园将传统石雕与文创相结合,大力推动新兴业态集群式发展,打造以雕刻艺术产业为核心,集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商贸会展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随着“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惠安石雕也从单纯的商品转变为融入文化、艺术和创意的作品,实现了价值的提升。同时,当地依托惠安雕艺文创园等,加快发展“工业+文旅”新业态,引导企业创立雕艺观光工厂、雕艺研学点和体验工坊等,持续延伸产业链。

  与此同时,惠安以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为核心,从打响大师品牌、打响技艺品牌、打响文创品牌多方面发力,持续擦亮惠安石雕这块“金字招牌”。

  天下石,惠安雕。如今,惠安生产的石雕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惠安石雕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雕刻的力与美之间,讲述着独特的惠安故事。

  “我们将持续引导石雕行业加快集约化、标准化改造,做大做强‘惠安石雕’地理标志品牌,推动雕刻艺术与生活美学相融共生,让‘世界石雕之都’的雕刻精品更好地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陆奕敏表示。(记者:张彬彬 通讯员:苏瀚华 施婉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热门推荐

WIP公开课第六季预告-日文专利文献翻译实例介绍(...
以人为本 打造国际化的全产业链运营——访隆天知识...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新著作权法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版权运用与保护(二)
新著作权法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版权运用与保护(一)

热门推荐

WIP公开课第六季预告-日文专利文献翻译实例介绍(...
以人为本 打造国际化的全产业链运营——访隆天知识...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