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争“鲜”上市,快来尝一口夏日里的清甜——保亭红毛丹 毛茸茸
摘要:在商标品牌的赋能下,近年来,“保亭红毛丹”品牌成为保亭县水果产业的“王牌”。
圆滚滚、毛茸茸、红彤彤的外表,晶莹细腻的果肉,咬一口汁水沁人,热带水果红毛丹的清甜让人尝过以后便难以忘怀。7月中下旬,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保亭红毛丹文化节启幕在即,届时,将通过三产融合的方式,把当地这一“土特产”的甜蜜,分享给更多消费者。
上世纪60年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从海外引进红毛丹品种,并培育出适合出当地种植的红毛丹新品种。在商标品牌的赋能下,近年来,“保亭红毛丹”品牌成为保亭县水果产业的“王牌”。
为促进保亭红毛丹品牌化发展,2015年1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业服务中心提交了“保亭红毛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于2016年4月年获准注册。该服务中心热带作物管理站站长谢军海介绍,为了让更多经营主体和农户搭上商标品牌的“致富快车”,该中心在制定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免费授权许可符合标准的申请人用标。
“被授权许可使用保亭红毛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我们生意走向红火的转折点,用标后月订单量明显增加。”有着种植红毛丹十余年经历的海南贝优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逢春有感而发。
“保亭红毛丹地头价格,从几块钱一斤上涨到如今的十几块钱一斤,农民种植积极性特别高。”谢军海介绍,除了像叶逢春这样的种植大户,保亭县红毛丹产业有6000余个农户参与种植。目前,保亭红毛丹种植面积近4万亩,预计今年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
品牌发展,保护先行。保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规范企业使用保亭红毛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局工作人员走到田间地头,向企业和农户开展商标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商标保护意识和水平,护航保亭红毛丹商标品牌发展。(姜同天 李小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