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创新沃土,守护食物之源
摘要:今年12月5日是第九个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土壤:食物之源”,旨在通过解决土壤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挑战,提高对于土壤的了解,提升对维护健康生态系统的认识。目前,中国已采用多项创新技术让土壤更健康、食物更营养。
俗话说“万物土中生”,土壤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2月5日是第九个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土壤:食物之源”,旨在通过解决土壤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挑战,提高对于土壤的了解,提升对维护健康生态系统的认识。那么,有哪些创新技术可以让土壤更健康、食物更营养呢?
种植作物,改善土壤环境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戈壁深处,曾有一片名为“长沙岭”的沙漠,方圆50公里内植被稀少,土地沙化。如今,黄沙漫漫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种满白刺、文冠果、梭梭等植物的酒泉金锁阳长沙岭沙生产业园(下称沙生产业园)。
得益于“戈壁沙地综合改良利用新技术示范推广”这一项目,酒泉金锁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酒泉金锁阳)与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合作,运用“在流动沙丘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的方法”“利用高分子材料-生物质材料-植物种植综合改良沙地的方法”等专利,对当地的荒漠化土地进行改良,并选派专家现场指导项目实施。沙地改良、梭梭栽植、肉苁蓉接种、锁阳嫁接、施肥及灌溉……目前,双方已在沙生产业园种植梭梭、白刺4万亩,接种肉苁蓉和锁阳共500亩,观赏苗木育苗100亩,种植文冠果及各类果树近千亩。
“要想长久保持土壤健康、发展种植业,需要进行研发,只有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酒泉金锁阳董事长潘竟成表示,公司已将原有成果与新的种植模式相结合,在生态产业园大面积种植了菊芋、文冠果树等植物,经过多年的研究突破了人工锁阳种植过程中的难题,开发了相关系列产品,在全国多地实现了销售。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阿拉哈克镇,生长着一种名为罗布麻的植物。它耐盐碱、抗干旱,花是蜜源,叶子可制茶、制药,纤维可制服装,是一种生态经济型植物。然而,小镇周围土壤盐碱化严重,这种植物很难生根发芽。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植株的成活率呢?自2006年起,阿勒泰戈宝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勒泰戈宝茶)开始了人工栽培种植罗布麻的研发工作。
阿勒泰戈宝茶运用“改善罗布麻植物种植地的方法及其专用有机肥和生产方法”“盐碱荒漠地罗布麻大规模种植方法”等专利,使罗布麻生长环境的土壤养分及水分条件得以改善,植株成活率提升到90%以上,提高了戈壁荒漠的防风固沙能力。目前,罗布麻每公顷的生态效益价值已提升至2万余元。
“自从种上了罗布麻,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阿勒泰戈宝茶员工迪力恰提表示,他和朋友赛铁尔汗已经在公司干了10年,亲眼见证了家乡由漫天黄沙变成了如今的浪漫花海。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使他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我们已经在阿勒泰的阿拉哈克镇种植了2.18万亩的罗布麻,每亩产罗布麻鲜叶200余公斤,可产罗布麻茶50余公斤。同时,我们已在当地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罗布麻保健茶、纺织品、蜂蜜等多种产品的生产销售。”阿勒泰戈宝茶董事长刘起棠表示,公司希望将罗布麻种植于荒漠戈壁,让其服务于人民,致富于人民。如今,公司已带动固定就业100余人,季节性临时工上万人次,每年发放农牧民劳务费1000余万元。
创新肥料,实现增产增收
我国广东省拥有近500万亩高含盐量滨海滩涂面积,这给当地农民种植水稻等作物造成了极大阻碍。面对这一情况,佛山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称佛山金葵子)董事长何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带领公司对盐渍(碱)地土壤进行改良,提高盐渍(碱)地种植作物的产量。
那么,如何使盐渍(碱)地变成“良田”呢?佛山金葵子总裁助理丁仕进介绍,2012年,在何飚的带领下公司开始了盐渍(碱)地生物改良剂及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已拥有8件中国发明专利。同时,公司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6件并获得授权,首创盐渍(碱)地“微生物土壤改良剂+肥料”的制备技术,以钙替钠调碱脱盐、平衡养分,研发了“三位一体”的物化技术产品,实现了盐渍(碱)地微生态改良,让盐渍(碱)地作物增产增收。
“去年,我们用上了佛山金葵子盐碱地生物改良剂,种植的大头菜菜苗移栽后缓苗快、长势好、叶大叶厚,每亩能产3500千克到4300千克的大头菜,比常规施肥产量多30%左右。多亏了盐碱地生物改良剂,在滨海盐渍地也能种出新鲜蔬菜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银湖湾管理委员会新洲围种植户程启顺表示。
目前,佛山金葵子形成了腐秆剂、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盐碱地生物改良剂)等多个核心产品,已在海南、江苏、辽宁等多地连续开展了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盐碱地生物改良剂能有效降低盐碱地耕层土壤含盐量、调节土壤PH值,提高作物出苗率和产量,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增加。
有了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如何将其准确应用在土壤上呢?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大兴农场内,农民胡春光正在向其他农户推广精准施肥的技术。“我们家早就用上变量施肥的高科技,减肥增产效果特别好!在手机的APP上就能看到农作物的长势,还能指导我们施肥呢。”胡春光表示。
传统施肥方式是在一个田块乃至较大范围都施入相同量的肥料,肥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田块土壤质量、作物长势、作物产量空间差异,在一个田块内的不同区域施用不同量肥料,实现智能化变量施肥,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用量,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产量,提升了作物品质。
团队集成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开发了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与手机APP,为农户、农业专家等不同身份用户提供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灾害、产量等农情信息,不仅便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指导,还有利于农民等进行作物品种的选择、施肥、施药、田间管理等工作。
“如何精准获取农业时空大数据是我们团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团队负责人刘焕军表示,目前团队已拥有“基于植被指数时空间统计特征的农业灾害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等多件专利,为30余家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每年服务耕地面积近8000万亩。(作者:刘弘一)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