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摘要: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
筑牢保护传承“四梁八柱”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这十年,我国积极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提供了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中国方案”。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为非遗筑牢保护传承“四梁八柱”。
2011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法律基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指明目标方向。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印发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联合财政部出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遗保护传承法规体系的主体框架。截至2022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96.5亿元,并安排17.85亿元用于实施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许多省(区、市)也安排了专门经费用于本地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甘肃就是其中的代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吕兴来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甘肃境内非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83项国家级、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甘肃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传播等重点任务,不断挖掘非遗内涵及当代价值,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保护传承制度、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非遗传播力度,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成效明显,整体性保护工作取得进展,数字化保护有序展开,甘肃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制度引领持续用力,依法保护日益深入。”吕兴来表示,甘肃不断完善非遗保护法治体系、专项立法发挥引领作用、政策配套发挥对接实效。比如在完善非遗保护法治体系方面,甘肃修订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制定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等,编制了《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让甘肃非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并被带入了现代生活,这对于助力乡村振兴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年,发挥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遗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各地在脱贫地区设立非遗工坊近1400余家,覆盖400余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和80余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培养一批优秀带头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甘肃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吕兴来表示,甘肃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项目“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鼓励支持建设非遗工坊,通过“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农户+公司”等多种模式,将农村妇女、贫困家庭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后加工生产非遗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甘肃已通过各种途径建设省级及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3家,如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两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纳就业47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近两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组织培训381期,培训人数973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受训2980人次,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业人员月增收最少在200元以上。
同时,积极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推介活动,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山东非遗博览会等全国性非遗展示活动中,以及在省内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非遗展演及西北五省非遗展演活动、甘肃非遗购物节、“非遗过大年”活动中都开设了非遗工坊产品展销区,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如庆阳市西峰区义渠村、定西市临洮县双联村等,非遗工坊在这些地方的乡村振兴中均发挥了支持性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融入国家战略,赋能乡村振兴。”吕兴来表示,甘肃支持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打造“非遗+乡村旅游”新地标,开创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样板村。选择非遗资源富集的村庄,将非遗与古村落、古民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非遗传承进行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和内容建设,形成一批非遗特色村镇,建设非遗主题农家乐、民宿和主题客栈、餐厅,在满足游客吃、住、享需求的同时,先行先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彰显非遗时代价值。
贵州省亦是非遗大省,积极利用非遗资源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脱贫攻坚期间,贵州各地依托当地非遗资源,在贫困地区建设了17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工坊是当地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在带动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的重要手段,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乡村地区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
“非遗为多彩贵州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一批以非遗为支撑的村落、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迅速崛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企业和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上述负责人表示。
这十年,我国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在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发挥作用,非遗产业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记者:侯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