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摘要: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23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获悉,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各地实施规划日益完善,初步建立“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的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种类达到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23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获悉,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各地实施规划日益完善,初步建立“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的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种类达到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介绍,截至5月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省(区、市)实现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132家,覆盖率39.6%。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国家级重要网点269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大幅提升。各类服务网点围绕专利分析预警、商标品牌运用等,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达100余万次,助力创新创业主体缩短创新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记者:操秀英)
(图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