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111

专利导航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08
责任编辑:王卓妍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摘要:本文基于河南省相关实践,结合其他省市经验,借鉴各界研究成果,对专利导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专利信息囊括大量的最新技术情报,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对专利信息与经济、产业等非专利信息进行全景式融合分析,能够很好地呈现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图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我国自2013年启动专利导航试点工作以来,专利导航引领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成效喜人,并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专利导航工作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模式,但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基于河南省相关实践,结合其他省市经验,借鉴各界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开展试点已见成效

  2013年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提出“专利导航”概念,启动了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各省也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旨在探索中国特色的专利导航引导支撑产业自主可控创新、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2016年,河南省以省级实验区为抓手启动试点工作,分三批认定建设21家实验区,基本实现了地市全覆盖及传统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覆盖的“两全覆盖”。此后,河南省印发了实验区管理办法、建设工作指引等文件,给予了有效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展开。2019年以来,郑州市两批次认定15家实验区,洛阳市开展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先服务后奖补模式探索。

  河南省通过多形式、多领域、多层级协同的专利导航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传播了理念。专利导航服务决策、支撑产业创新的价值和理念被广泛接受。二是培养了人才。以项目为带动,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等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培养了一批本地化专业人才。三是推动了创新。实验区编制了产业导航、企业导航等报告,成立了产业联盟,建立了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开通了企业账号,较好推动了企业研发创新和专利创造、布局优化,促进了实验区产业固链、补链、强链。四是促进了发展。省级实验区建设期内导航产业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年均增幅18.7%和28.2%,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作用充分彰显。

  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在河南省的实施,基本以实验区为主要抓手、项目制方式推进,建设实践中呈现出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脉问诊”难。摸清园区导航主导产业总体状况、确定创新需求,全面准确采集分析专利等数据信息难点多、工作量大;二是“对症开方”难。组织多领域的专家对样本数据融合分析,确定创新热点、难点、方向等,得出科学结论、提出措施建议,要求高、难度大;三是成果应用难。导航成果运用,需要形成适合政府、企业等应用的多样化成果形式,以及服务机构有效辅导推动和各方协同配合,落地难、见效慢。

  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包括:一是专业人才不足。人才不足是导致专利导航质量不高、成果难以落地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二是实施方式待变。实验区建设普遍采用的政府主导、项目制推进方式,虽有利于探索,却难以保障可持续性。

  努力探索提升发展

  为深化新发展阶段专利导航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了《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标准,提供了实施规范。2021年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比较成熟的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下称服务基地),构建起特色化、规范化、实效化的专利导航服务工作体系”的发展目标。河南省等诸多省市也相继启动了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认定建设工作,开启了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实践的新阶段。

  笔者认为,服务基地是实验区的升级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阶段专利导航工作持续深化的重要抓手,新阶段服务基地建设应实现“三化”转变:一是承担主体多元化。以河南省为例,承担主体可包括产业集聚区、企业、高校、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承担主体多元化,能够为多方力量集聚、推动专利导航不断推广深化提供保障。二是实施方式市场化。服务基地建设应向市场化转变,根据市场需求服务成效,择优进行财政奖补激励,以促进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专利导航工作不断推广、提升成效。三是导航实施持续化。服务基地政策设计应强化专利导航工作的可持续性,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克服试点阶段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

  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服务基地建设为主要抓手的专利导航工作深化与成效提升,应从四个方面加强:一是去概念、抓重点。服务基地建设中专利导航工作要去概念化,强化专利导航的产业导航、企业导航、风险防范等实体内容。二是育人才、强队伍。应依托知识产权学院等培育专业人才,通过项目带动、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机构、管理部门等人员能力水平,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三是推标准、控质量。加强《专利导航指南》的培训推广,特别应加强数据全、准率、报告质量等的检验评估,完善自我评价、需求方评价、第三方评价等多方质量控制机制,严控成果质量,并遴选优秀成果向社会发布,鼓励开放专题数据库,促进成果更大范围应用。四是强协同、提成效。加强知识产权、科技、发改等部门协同,强化产业导航与企业导航衔接,完善专利导航市场化可持续运行、绩效评估、服务决策等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更好服务各级政府创新决策和市场主体创新活动,支撑高质量发展。(作者:柴国生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刘璟 河南省知识产权局)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IP大咖说

《专利法》修改问题热点解读(二)
《专利法》修改问题热点解读(一)

热门推荐

打击盗版捉“真凶”,剧本杀行业前景广阔
“陕十三”撞衫“陕拾叁”,孰是孰非?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

IP大咖说

《专利法》修改问题热点解读(二)
《专利法》修改问题热点解读(一)

热门推荐

打击盗版捉“真凶”,剧本杀行业前景广阔
“陕十三”撞衫“陕拾叁”,孰是孰非?

欢迎投稿:tougao@cnipr.com

投稿热线:010-82000860-82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