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拉满!冬奥背后的创新和专利
摘要: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黑科技”产品中,专利如影随形,随处可见。今天,带您盘点一下冬奥背后的创新和实用新型专利。
科技与创意交相辉映,创新与赛事完美融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众多“黑科技”产品让人印象深刻。让犯规无所遁形的“猎豹”、被各国运动员点赞的智能床、可以测量体温的“腋下创可贴”等产品将科技感瞬间拉满。在这些“黑科技”产品中,专利如影随形,随处可见。今天,带您盘点一下冬奥背后的创新和实用新型专利。
筑起防疫“金钟罩”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场馆内,观众席上五颜六色的口罩宛若绽放的花海,令人眼前一亮。这款口罩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种可变平面-腔式结构口罩,拥有实用新型专利。鼻中宽和鼻中高两个关键参数的“加入”,让口罩与脸型密合度更高、佩戴更舒适,实现了实时完整的面部覆盖,而且滤除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雾气烟消云散
防静电、不起雾、无异味,凭借这些特点,山东省齐河县一家企业在众多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护面屏和防护眼镜的独家供应商,两种产品拥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
以防护眼镜为例,镜片和镜框采用医用高分子复合树脂材质,具有防静电、不起雾、无异味的效果,其能与面部高度贴合,舒适安全无死角;其设计的四向透气阀可以保证产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打造“最快的冰”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场馆的多项应用系统均拥有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打造“最快的冰”,冰面以下同样具有坚实的技术支撑。国家速滑馆的1.2万平方米冰面,通过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既能满足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使用要求,还可以根据不同冰上项目对冰面的使用需求分区域制冰。目前,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已经在制冰系统的集成设计、冰板结构设计两个最关键的设计方案上拥有实用新型专利。
填补造雪空白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热门项目,滑雪在冬奥比赛项目的15个分项中,占据了6个。滑雪场在造雪时,面临造雪机射程范围小的劣势,为了研发性能更好的造雪机,研究人员从马路边的电线杆中获得灵感,研制出塔式造雪机旋转支架,让造雪机“站”得更高,“喷”得更远,造雪覆盖面积变大。借助远程遥控,造雪机支架还可以360度旋转,帮助造雪机实现“扬头”“低头”等操作。目前,张家口市宣化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通过成功研发集控式智能高架造雪系统——固定式造雪机旋转支架,已获得多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国内造雪设备的空白。(通讯员:吴蒙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