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生活小百科 | 萌宝小屁股 专利来保护
摘要:纸尿裤作为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护理神器”,因贴近婴儿皮肤、长时间使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婴儿用品之一。为了让宝宝有一个舒服的穿着体验,众多的宝爸宝妈们在纸尿裤的选择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今天CNIPR就带大家来探究一番,有专利技术加持的纸尿裤是如何来呵护宝宝柔嫩屁屁的。
图1 超市中的纸尿裤货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纸尿裤作为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护理神器”,因贴近婴儿皮肤、长时间使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婴儿用品之一。为了让宝宝有一个舒服的穿着体验,众多的宝爸宝妈们在纸尿裤的选择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今天CNIPR就带大家来探究一番,有专利技术加持的纸尿裤是如何来呵护宝宝柔嫩屁屁的。
是谁发明了纸尿裤?
为了解决二战期间棉花紧缺的问题,德国人发明了一种利用木浆纸做成的纤维棉纸,这种棉纸质地非常柔软,又有很强的吸水性。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的是瑞典人鲍里斯特尔姆,1942年,他在原有基础上把这种绵纸剪裁成特殊的形状,一张张折叠包装在纱布或网状针织物中,再放在宝宝的内裤中使用,这就是纸尿裤的雏形了。
196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之一的纸尿裤——由宝洁公司推出。经过几代人的研发,纸尿裤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图2 纸尿裤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纸尿裤的结构现代纸尿裤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表面包覆层、吸收芯层和底布部分。表面包覆层紧贴婴儿的身体,能够促使尿液快速渗透并有效阻止回渗,保持纸尿裤表层干爽。吸收芯层能够快速吸收尿液、分散尿液或通过毛细作用把它扩散到整个芯层中,最终吸收并储存尿液。吸收芯层也是尿布的关键结构部位。底布部分看起来像一层塑料膜,但其实是一层透气微孔膜,保证了透气而不透水。(引用出处:百度知道)
我们用“纸尿裤、尿不湿”等作为关键词在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检索,发现:
专利类型占比
图3 纸尿裤领域专利类型占比
(数据来源:search.cnipr.com 制图:中国知识产权网)
从专利类型来看,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最高。六成以上的专利为有效专利,失效专利约占四成。
公开时间由低到高依次为
图4 纸尿裤领域专利公开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search.cnipr.com 制图:中国知识产权网)
近五年来纸尿裤相关专利公开量逐年稳步递增。可以看出纸尿裤作为育儿“刚需”,其产品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申请人前五位分别为
图5 纸尿裤领域专利申请量前五名企业
(数据来源:search.cnipr.com 制图:中国知识产权网)
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申请人前五位大多是我们熟悉的名字,市场份额大致也与专利申请数量成正比。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一,宝洁公司、花王株式会社、大王制纸株式会社分列第二、三、四位。可喜的是我国企业也在纸尿裤相关技术方面积极申请了可观的专利。
而从专利申请主体来看,无论中国本土申请人还是国外来华申请人,TOP10均以企业为主,显然,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纸尿裤的产业化效果较好,技术的研发主要由企业推动。
花样繁出 功能众多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纸尿裤已从最初防漏、吸收尿液的单一功能,改进为既防漏透气又吸尿抗菌,且增加了伸缩弹性腰围、尿量显示、立体防漏隔边等多种功能。
举个例子(数据来源:search.cnipr.com)
图6 用于感应护理用品是否被尿湿的感应装置及尿不湿或纸尿裤附图
CN201520241324.4(申请人(专利权人)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为了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尿布的使用情况,这个实用新型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感应护理用品是否被尿湿的感应装置及尿不湿或纸尿裤,当宝宝尿湿时,感应控制会使电路发生短路,由感应器发出尿湿信号。
图7 带有增强的触觉柔软性属性的尿布结构附图
CN201380040651.7(申请人(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纸尿裤的亲肤性和吸水性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检索到的这个发明就公开了一种带有增强的柔软性属性的尿布结构。通过两层非织造纤维网的排列及吸收胶凝材料颗粒的吸收芯体增强了纸尿裤的柔软性和吸水性。
图8 用于在水中玩耍的短裤型尿布附图
CN200480016479.2(申请人(专利权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婴幼儿游泳是现在新兴的一种保健活动,而这是一种用于在水中玩耍的一次性短裤型尿布,以防止宝宝的排泄物、吸水剂(SAP)、纸浆等流出短裤的开口部等流出,让宝宝身着尿布在水中自由运动,并且不会滑落。
小小的纸尿裤不仅让宝宝更加舒适自由,也把宝爸宝妈从繁重的清洗尿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尿湿感应装置可以及时汇报纸尿裤的使用情况,提醒爸妈及时更换;增强柔软性属性的尿布结构让纸尿裤更加吸水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孩子柔嫩的肌肤;水下纸尿裤的发明让宝宝在水中愉快的嬉戏,不再担心卫生问题,大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我们真的要感谢纸尿裤的发明呢!(作者:王彤)
免责声明:本栏目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TISC筹建机构)-中国知识产权网特别策划,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限于交流与探讨,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稿要求:
1.投稿稿件应为中文,内容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文责自负;
2.需提供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稿件可署笔名;
3.文章表述要清晰;不要长篇大论,不超过2000字;
4.来稿应符合本专栏定位并可以公开发布且不含涉密内容,中国知识产权网不负责涉密审查。
注意事项:
1.已在有关刊物或其它媒体发表过的文章请不要向本专栏投稿,中国知识产权网不负责一稿多投审查;
2.在本专栏发布的稿件,其内容仅代表作者的看法,不反映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意见和观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知识产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