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2017专利周
宋敏:抓培育 促运用 补短板 增效益
发布时间:2017-11-21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在我国农业专利拥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大量农业专利利用率低、价值挖掘不够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转化利用率不到3%。通过自行实施、转让或许可实施的农业专利中,实现较大经济价值的农业专利更是凤毛麟角。在农业专利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如何培育高价值的农业专利以提高转化利用率,成为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农业专利的潜在价值是由专利的技术属性、法律属性和市场属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培育高价值农业专利是一项需要从农业专利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等多环节入手,全程全方位施策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在专利创造阶段加强知识产权诊断和创新导航,避免农业技术研发中的低水平重复,提高创新度;其次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全球布局,提升创新成果在全球的知识产权获权能力,形成国家市场竞争力;第三是要加强专利转化运用的市场运营能力,尤其需要重点突破农业专利转让交易通道不畅这一瓶颈,通过价值实现的获得感提升专利发明人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自觉从自身利益出发,从片面追求专利数量向追求专利质量和高价值、高回报转变。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在国内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中,教学科研单位拥有比例为45.93%,超过企业和个人的32.83%和21.24%。然而,科研教学单位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只有建立通畅、快捷的农业专利转让交易通道,才能保证科研单位的专利转让给企业,发挥科研单位和经营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农业专利价值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农业专利实施不仅受市场风险的影响,而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专利具有实施风险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农业专利价值识别的困难性,使得目前的农业专利转让交易主要以分散的个体直接交易为主,缺乏高效的配置机制,阻碍了农业专利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针对农业知识产权的特点和农业专利转化运用的实际情况,农业部在研究构建农业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交易规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智农361-国际农业专利展示交易平台。该平台包括农业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农业专利展示和产权转化交易系统、农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三大功能模块。农业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全面系统采集了全球农业和生物专利技术、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育种材料等智慧资源数据;建立专题数据资源中心,开发了数据分析、查询诊断、推送等数据加工和信息提供传送系统;构建了植物新品种权、农业及生物专利技术、品牌和农业技能等农业智慧资源展示推介、在线交易功能系统,育种材料身份登记和转移惠益分享系统,实现了农业智慧资源及其产品在线展示、交易对接、履约支付全程贯通,一站式服务。此外,平台还组建了专门服务团队,提供包括农业知识产权交易经纪、托管代理、维权援助和投融资服务,以及农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查询、信息定制、评估鉴定、农业技术集成、众创孵化、示范推广、农资销售、技术指导等衍生服务,实现农业知识产权的高效配置,使农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促进高价值农业专利培育,补齐短板,实现价值,增加效益。(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王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