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重庆兼善中学:知识产权教育利在千秋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1930年,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关头,重庆兼善中学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一手创办。学校开创之初就被委以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历史重任。“舍得干,读兼善”的社会美誉,给了莘莘学子报读该校的充足理由。虽历经几代校领导的更迭,兼善中学从未忽视对学生实干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教育,让兼善中学在重庆中学教育领域独树一帜。

  “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现任校长陈居奎认为,兼善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的思维方式,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将很快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兼善中学如今已形成了“课堂启发-实践提升-大赛强化”三个层级的知识产权教育模式,并成功入选首批中小学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老师指导学生们学习汽车的内部构造及动力系统

  启发创新思维巧培养 

  “这张图片上有几颗心?”一节名为“创新思维和发明创造”的课堂上,兼善中学老师鲜庆指着幻灯片提问。“三颗”“不对,是五颗”台下的学生争相举手发言。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鲜庆老师宣布:“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的结果,让习惯了听标准答案的学生们一片哗然。他不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更多方法处理问题:“图片上,既有物质层面的爱心,也有精神层面的爱心。”

  课堂上,鲜庆老师还结合具体例子为学生讲解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制作问题情境图、导出矛盾、分析矛盾、系统功能分析。这样的课堂开设在绝大部分年级,每周保证一课时,学校还针对本土中学生编写了发明创新教材--《创新启蒙》。由5名专兼职教师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教育,聘请3名高校企业专家开展面授指导活动。

  “由浅入深的发明创造课堂,旨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敢于质疑的品质,培养创造力所需素养。”鲜庆老师说。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每年学校都会邀请专家院士或校友到校讲学。航天科学院潘厚仁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申行运大校、中科院院士瞿婉明教授等专家名流的到来,感染了兼善师生,鼓舞了新一代学子。

  提升创意方案重实施 

  种子点播机、自动安全门、多功能桌子、书立笔筒……在兼善中学的专利展板上,密密麻麻展示了高一年级学生发明创意方案的原始设计稿,这些创新成果都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通过相关知识产权课程学习,激发了很多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兼善中学教科处副主任谢祥金说,每年学校都会收到学生的发明创意方案上千份,累计达10万份。“学生在做科技发明时可以请教老师,除了获得技术上的指点外,还能指点他们如何提交专利申请。”谢祥金介绍。

  高一女生刘姝含就是热爱发明创造的学生之一,她说,“初中的课堂上受到了鲜庆老师创新思维的启发,目前提交了一件用于清理斜面屋顶的专利申请。现在很多房子的屋顶是玻璃,做清洁却让人头疼。”刘姝含发明的这个“屋顶”,安装有两把刷子,通过自动按钮控制,就能使刷子工作,代替人工进行屋顶清扫工作。在有了一些的初步设想后,她通过和指导老师的交流,成功研发出了这项类似于汽车雨刮器的高层建筑清理助手。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兼善中学师生共提交了1100多件专利申请,其中500多件获得授权,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专利。开设8年的创造发明课已经作为2015年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由重庆市教委正式立项。

  强化创新大赛显身手

  学生对自己发明的“全地形多功能机器人”进行赛前练习  

  在一间科技教室里,谢祥金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学习汽车的内部构造及其动力系统,同时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讲解。另一间实验室,高二九班的刘麒麟同学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发明的“全地形多功能机器人”进行参加大赛前的练习。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兼善中学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设有一间办公室兼特技飞行表演模拟训练室,5间科技、劳动活动室,3间机器人、汽车、车工钳工制作专项教室等。

  “专业的老师、著名的专家指导,对我们了解知识产权十分有益,参加比赛也更有信心了。”刘麒麟说,这一机器人在4月上旬举办的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后续还准备参加国家级的比赛。

  如今,兼善中学每年都会拿出一笔资金用于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大赛。据了解,兼善中学在提交专利申请、购买相关书籍教材和培训学习的费用已超过80万元。近几年,在各项比赛中,兼善中学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20余人次,宋星宏同学还获得了第八届市长提名奖。兼善中学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创新组委会“示范试验基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创新型学校”、重庆市科普征文赛优秀组织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时代在变,兼善中学办校的初衷未变。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才,关乎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将努力在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升级,彰显有知识产权特色的办学成果,以我们的一小步促成重庆教育发展的一大步。”陈居奎说。(王 宇  崔 芳|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wangxue)

主办单位: | CNIPR团队设计制作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